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单纯性血尿

浏览历史

单纯性血尿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23

单纯性血尿:不同原因所致的红细胞持续进入尿中,如尿沉渣每高倍视野(HPF)>3个RBC,ADDIS计数RBC>50万/12H,或>10万/1H则为血尿。

诊断依据:单纯性血尿病因复杂,可按以下程序进行病因诊断。
(一)确定真性血尿
 1. 确定血尿的存在:应排除假性血尿,包括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某些含色素的食物或药物所致的红色尿。通过尿沉渣镜检未发现红细胞即可排除,必要时做12小时Addis计数。应当指出,目前常用的尿液分析仪检查血尿是利用酶化学反应检测潜血程度而间接诊断血尿的,且其灵敏度高而特异性较低,据此诊断血尿易出现假阳性或过高估计血尿程度,但一般无假阴性,因此只能作为血尿的初筛,确诊血尿必须进行尿沉渣镜检。
 2. 确定真性血尿:主要是排除污染血尿,它是由邻近器官(阴道、直肠、肛门、包皮)出血混入尿中所致。结合病史与体检,并仔细留取中段尿送检即可排除。
 3. 判断血尿程度:一般镜检时尿红细胞计数与半定量的关系为:RBC3~5个/HP为+,6~20个/HP为++,21~50个/HP为+++,51~100个/HP为++++,>100个/HP为++++以上,此时多称肉眼血尿。
(二)确定血尿的来源: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初步判断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
 1.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通常使用普通光镜,在高倍视野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常以穿孔、环状、芽胞状红细胞为变形红细胞的特征性形态,若三者之和>30%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15%可诊断为非肾小球性血尿,介于两者之间时需重复检查。红细胞形态检查是血尿诊断常规中不可缺少的初筛步骤,但其结果有时与血尿来源并不一致,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判断。
 2. 尿红细胞平均容积与容积分布曲线测定: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若尿红细胞平均容积<72fl,曲线左移,峰值<外周血时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若尿红细胞平均容积>72fl,曲线呈正态分布,峰值>外周血时诊断为非肾小球性血尿。此法准确性较高。
 3. 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判断:包括血尿的外观、血尿与尿程的关系、血尿的伴随表现等。
(三)病因诊断
 1. 病史与体检:
(1)血尿发作的特点: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作性血尿或持续性血尿,血尿的外观,血尿与尿程的关系。
(2)血尿发作的年龄。
(3)血尿发作的诱因。
(4)血尿的伴随表现。
(5)既往史:包括感染史,肾脏疾病史,过去血尿发作史,服药史及其他全身疾病史。
(6)家族史:包括家族肾脏疾病史及泌尿系结合史。
(7)全身与泌尿系统体格检查,并注意邻近器官的仔细检查。
 2. 排除功能性血尿:主要包括:
(1)运动后血尿。
(2)直立性血尿。
(3)新生儿暂时性血尿等。
(4)通过病史、体检及血尿发作与缓解的特点即可排除。
 3. 初步确定为肾小球性血尿者,应常规查24小时尿蛋白、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免疫球蛋白、血补体C肾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等;疑为薄基底膜病或遗传性肾炎者,其直系亲属应查尿常规,患儿及其直系亲属应做电听力测试或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眼科检查;疑为肝豆状核变性者查角膜K-F环及血铜蓝蛋白含量;原因不明的单纯性肾小球血尿患儿可考虑肾活检,其指征为:
①持续性镜下血尿或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程>6个月,且临床上已排除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②伴有血尿阳性家族史,且年龄在10岁左右者;
③起病为单纯性血尿,而后发展为伴有明显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
应当指出,在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的病理诊断中要重视电镜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见于小儿特发性高钙尿症发病率较高,且可与引起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并存,故对于单纯性肾小球血尿病人也应常规做尿钙检查。
 4. 初步确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者,应常规进行尿钙测定(尿钙/尿肌酐、24小时尿钙定量、必要时行钙负荷试验)、腹部平片、泌尿系B超检查,必要时行静脉肾盂造影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疑有泌尿系感染者,在抗感染治疗前连续2次行中段尿培养,并做菌落计数及药敏试验。对体形瘦长的年长儿应检查左肾静脉受压情况以明确有无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四)随访观察
      经过系统检查与全面分析后,绝大部分单纯性血尿可明确病因,但仍有一部分病例,尤其是部分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找不到明确病因而只能作出初步的倾向性或排它性诊断。此时应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必要时做相应检查,以便最终做出病因诊断。

下一篇:精囊炎
上一篇:肾下垂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