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损伤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10-29
小肠损伤:小肠在腹腔中分布广泛、表浅,因而损伤也多见,分开放性和闭和性损伤两种,有腹部外伤史,呈进行性、持续性腹部剧烈疼痛,全腹压痛,肌抵抗、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可有恶心、呕吐。若损伤严重或合并肠系膜血管损伤出血或就诊已过晚时,可伴有休克表现。
(一)病史
1、询问有否腹部外伤或腹部手术史。
2、剧烈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二)体格检查
1、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在穿孔处最为明显。
2、腹胀、肠鸣音消失。
(三)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细胞增高。
2、X线检查示有普遍肠胀气。单纯小肠穿孔时,腹内积气多不明显。因此,气腹证阴性,不能除外小肠穿孔。
3、腹腔穿刺,抽得黄绿色小肠内容物时,可以确诊。
治疗原则:外伤性小肠穿孔一经确诊,或有高度可疑时,即应采取手术治疗。
(一)穿孔小,肠壁血液供应良好者,作单纯穿孔修补。
(二)多个穿孔,较大的肠壁破裂、肠壁血液供应不佳或伴有肠系膜血管破裂者,作肠切除术。
肠道损伤
长 期 医 嘱
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禁食
病危
平卧(上身及下肢抬高20度)
测血压、脉搏、呼吸 1次/小时
留置胃管接负压瓶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
庆大霉素16万单位
静脉滴注 2次/日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毫升
青霉素320万单位
静脉滴注 2次/日
0.5%甲硝唑100毫升
静脉滴注 2次/日
临 时 医 嘱
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肝、肾功能;电解质
乙型肝炎两对半,血型
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常规检查
胸腹部X线摄片
B超查肝、胆、胰、脾及腹腔游离液体
青霉素皮试
术 后 医 嘱
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硬膜外麻醉后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
病危
半卧位(6小时、血压平稳后)
鼻导管吸氧 3~5升/分钟
留置胃管接负压瓶
腹腔引流管接负压瓶
记24小时出入量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毫升
氨苄西林3克
静脉滴注 2次/日
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
庆大霉素16万单位
10%氯化钾10毫升
静脉滴注 2次/日
0.5%甲硝唑100毫升
静脉滴注 2次/日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
酚磺乙胺(止血敏)2克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克
静脉滴注 1次/日
术 前 医 嘱
与家属谈话并签字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肠修补、肠切除吻合术
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备皮
查血型及交叉、备血400~800毫升
置胃管
苯巴比妥(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
肌注 术前0.5小时
手术选择
1.肠破裂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剖腹探查。
2.小肠破裂以简单修补为主。有以下情况时,则应采用部分小肠切除对端吻合:
①裂口较大或裂口边缘肠壁挫伤严重;
②小段肠管有多处破裂;
③肠管大部或完全断裂;
④肠系膜损伤影响该段肠管血供。
3.结肠损伤,除裂口小、污染轻者可以一期修补外,多数应作损伤结肠外置,或修补损伤后行近段结肠造口,待3~4周后再关闭瘘口。
4.直肠上段损伤,可行修补术,下段损伤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且均须行乙状结肠造口术。
说明
1.肠道损伤污染严重,手术时应彻底冲洗并放置引流物。
2.术后要用大剂量抗生素。污染严重时,可用第三代头孢抗生素。
3.禁食时间长者,宜采用胃肠外营养。
4.肠管损伤腹腔内肠内容物多时,损伤处理完毕后,可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至冲洗液清洁为止,最后腹腔内放入抗生素溶液关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