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

浏览历史

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6-07-01

农工党沈阳市委员会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市级地方组织。回首农工党沈阳市委成立以来的历史,从地方组织一个侧面反映了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历程。
1957年四五月间,农工党中央派王一帆、孟庆厚来沈发展组织,先后在沈阳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学院和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等单位,发展了惠之身、韩蓬台、夏德昭、任永忠、李佩琳、王瑞福、金安澜、宋念吾、孙世维、马英麟、刘志锐、石玉如、左炳明、李绪丕、吕之伦、李子白和陈梦微等17名农工党员。这是农工党在沈阳发展最早的一批农工党员。旋即,反右斗争开始,农工党在沈阳发展党员和建立组织的工作停止。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81年5月,农工党中央再次派人来沈商谈建立农工党地方组织的问题。经与中共沈阳市委协商,农工党中央批准,成立农工党中央直属沈阳小组,在沈阳首批发展的农工党员、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夏德昭任组长,中国农业银行沈阳市东陵区办事处副主任岳同华任副组长。当时全市仅有8 名农工党员,他们分别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黄心维(1951年入党,1953年从外地转到鲁美任教,是沈阳市入党最早的农工党员),岳同华(1953年入党,“文革”期间从外地转到我市工作),沈阳农学院副教授卢彬(1954年入党,1963年从北京回沈落户),以及1957年发展的首批党员夏德昭、金安澜、王瑞福、任永忠、孙世维。倪殿玺一直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
1982年8月1日,农工党中央直属沈阳小组设置办事机构—办公室,地址在沈阳市沈河区朝阳大街2段56号。暂定编制2人。
农工党中央直属沈阳小组建立以后,积极进行农工党沈阳市委员会的筹建工作。除组织和推动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结合本党特点,开展业务活动,为四化建设服务;协助党和政府落实政策;开展和平统一祖国的宣传活动;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农工党中央批准,先后分9批发展了37名新党员,他们分别是:1981年10月发展的钟宝民、郑生鳞、赵国政、李宜田、苏广文、曹宝升、王亚宾、吴秀泉(女)、黄静雯(女);1981年12月发展的马吉庆、邓燕(女)、王连汉、宋继美(女)、王钟明、吴文清、李文科、李荫仲、刘永吉、傅振亚;1982年2月发展的李长荣、韩生周、武殿试、郑明旭、何寿农、杨成业;1982年3月发展的刘焕相;1982年7月发展的张文如;1982年9月发展的刘树堂、卢光烈、范文博;1982年10月发展的邓沛林、王克守、宋加雁(女)和1982年11月发展的董淑兰(女)、王春芳(女)、马显文、丁燕声。1982年4月,杨世鸳(女, 1956年入党)从上海调入沈阳化工研究院情报室工作。至此,截止到1982年11月,沈阳市的农工党员总数达46名。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根据党员分布情况,直属小组分别在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等单位建立了5个生活小组。这标志着在沈阳建立农工党地方组织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