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16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见于小儿各年龄期,婴儿期、新生儿期以血行感染为常见,幼儿期后上行感染者多见,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诊断依据
1、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及婴幼儿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纳差、腹泻、呕吐、烦躁、嗜睡、惊厥等,体重增长缓慢,有的可影响生长发育,泌尿系统症状多不明显。年长儿多以泌尿系症状为主,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还可伴有腰痛、腹部不适、遗尿等,而全身症状则不明显。经清洗外阴后收集中段尿,及时培养并作细菌计数,>10^5/ml者,可确诊,10^4-10^5/ml者,为可疑,<10^4/ml者,多为污染。肾功能核素肾图、超声波及X线检查有助于感染定位、确定有无梗阻、畸形以及与结核、肿瘤等疾病的鉴别。
2、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病程>6个月,或多次重复感染、反复急性发作者,表现有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可影响发育,甚至可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头昏、高血压、低钾、低钠等肾功能减低的症状。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同内科。
2、抗菌治疗。依感染部位、药敏试验、早期选用尿中浓度高、对肾脏毒性小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回报前,可选用:
(1)磺胺甲基异噁唑。每天50mg/kg,甲氧苄啶每天10mg/kg,分2次服。
(2)呋喃妥因,每天8mg-10mg/kg,分3-4次服,可加用甲氧苄啶。
(3)诺氟沙星。每天10-15mg/kg,分3-4次服,婴幼儿慎用。
(4)磷霉素钙。每天100mg-200mg/kg,分3-4次服。
(5)其他。如氨苄西林(新生儿选用)、头孢菌素等,可酌情选用。
3、治疗原发病。如控制全身性疾病及蛲虫症、解除泌尿系梗阻、纠正泌尿系畸形等。
4、防止复发。急性下尿路感染经2-3周治疗随访,如再发者,待急性症状控制后,改用数种杀菌药小剂量交替用(如磺胺甲基异噁唑10mg/kg、磷霉素钙25mg-50mg/kg等,每晚服药1次),每种药物应用2周,共治疗6个月至2年。
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