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骨伤科疾病 > 骨质疏松症

浏览历史

骨质疏松症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3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诊断依据

1、症状。主要是腰背痛或全身骨骼关节痛,腰痛可放散至臀部、髋部及股后部。近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
2、查体。部分病人有驼背、腰椎前凸增加或后凸,身高降低,发生脊柱骨折时,局部叩压痛明显。
3、X线检查。骨量减少30%时,多能发现异常征象,骨小梁稀疏,小梁间隙增大,骨皮质变薄。
4、CT扫描检查。椎体平面CT片,可显示骨小梁数量减少,定量CT扫描检查(QCT),可测定松质骨骨密度。
5、骨密度(BMD)测定。有多种骨密度测量仪,单光子骨密度仪和超声波骨密度仪,适用于普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适用于临床和研究,准确性高,但费用较高。
6、实验室检查。生化测定项目较多,但诊断意义不大,可测定骨吸收、骨形成及代谢率。

治疗原则

1、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症。出生至30岁骨密度应增加,30岁时骨量达到峰值。30-50岁,维持较高的骨密度。50岁以后骨密度下降,应减少、推迟、减轻骨质疏松发生。
2、加强营养,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成人每天需钙量为1000mg-1200mg,我国饮食摄入量约为需求量的50%。维生素D每天需要量儿童为400U,成人为200U(IU=0.02ug)。
3、积极治疗内外科疾病。减少卧床时间,预防和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
4、药物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可根据病情和条件选用:
(1)维生素D类:如阿法D3。
(2)雌激素或雄激素。雌激素长期使用有一定危险性,多与孕激素合并使用。
(3)降钙素类。如密钙息、益钙宁。
(4)双磷酸盐类。如依膦、固邦。
(5)中药制剂。如骨愈灵、愈伤灵等。
5、其他。适当增加运动和晒太阳,增加骨的负荷,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性,预防跌跤。

下一篇:胫腓骨干骨折
上一篇:肋软骨炎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