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9-02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婴幼儿眼部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2%,其中25%与遗传因素有关。
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RB发展的过程分为以下四期:
1、眼内生长期:早期症状不显,肿瘤侵犯后极部。则瞳孔区有白色反光(即黑矇性猫眼)。有时出现斜视。
2、眼压增高期:肿瘤不断增大,眼压增高,眼球红痛,小儿哭闹不安,眼球膨大,则为青光眼期。
3、眼外扩展期:肿瘤穿破角膜或向后穿出入眶,则眼球外突于睑裂之外。
4、全身转移期:肿瘤经视神经鞘向颅内转移;经血循环扩散到骨髓、肝、脾、肾;经过淋巴管向淋巴结、软组织转移。
(二)特殊检查
1、超声波检查:早期为实质性肿瘤回波,晚期可有瘤组织坏死,而形成囊性型回波。
2、X线照片:可显示眶壁破坏、视神经孔增大及瘤组织钙化。
3、CT扫描:可示瘤组织大小形状,眶内包块及颅内转移情况。
(三)鉴别诊断
1、转移性眼内炎:由小儿急性高热传染病后致眼部感染,玻璃体积脓,呈现黄白色瞳孔,以病史及超声波检查可鉴别。
2、Coats病:多为6岁以上男童,单眼。超声波无实质性肿块回波。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出生时体重低。有高浓度吸氧史,眼底检查有纤维血管增生,超声波检查,无肿块回波。
4、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本病是小儿先天异常,单眼发病,为胎儿期玻璃体动脉残留并增殖,晶状体后面呈红色结缔组织及新生血管膜,出生时即有“红瞳症”,且伴小眼球、小角膜及网膜皱襞等。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如肿瘤属球内,则宜行眼球摘除术。一旦肿瘤侵犯眶内,则行眶内容摘除术。
2、放射治疗:眼球摘除术后,视神经残端经病理检查有肿瘤浸润者。另外,眶内有肿瘤组织残存之可疑者,均适用于放射治疗。另还有不摘眼球,在浅层巩膜上贴敷60Co、125I的放射疗法,置1-6天,以使肿瘤坏死萎缩。
3、光凝治疗:仅适用于视网膜的局限性小肿瘤。
4、光化学疗法:本方法为近年提出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为静脉注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再用特定光谱的激光照射肿瘤,称之为激光-血卟啉疗法,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5、冷冻治疗:适用于较小的位于赤道部以前的周边肿瘤。温度为-90至-110℃。
6、化学疗法:与前述2、3、5项可联合应用,治疗小肿瘤。亦用于眶内内容摘除术后的晚期病例或已有转移的病例。施用本疗法应注意其严重的不良反应。
视网膜母细胞瘤
长 期 医 嘱
眼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0.25%氯霉素眼液 滴双眼 4次/日
0.5%金霉素眼膏 涂双眼 1次/晚
临 时 医 嘱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
乙型肝炎两对半
胸部X线透视
超声波检查眼部
泪道冲洗
术 后 医 嘱
眼科护理常规
全麻后护理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术眼换药 1次/日
青霉素80万单位 肌注 2次/日
术 前 医 嘱
与家属谈话并签字
在全麻下行患眼眼球摘除术
备皮(剪术侧眼睫毛)
术前12小时禁食
青霉素皮试
苯巴比妥(鲁米那)1~2毫克/千克体重+
阿托品0.01~0.02毫克/千克体重
肌内注射 术前0.5小时
手术选择
1.肿瘤已蔓延至视神经,视神经孔扩大,瘤组织已突破眼球,术中冰冻切片发现视神经断端有瘤细胞浸润,或术中发现视神经增粗等情况时,均应作眼眶内容剜出术。术后须作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
2.如果肿瘤侵犯双眼,应将肿瘤较大的一侧行眼球摘除,或作眼眶内容剜出术。对侧眼肿瘤可应用放射剂局部敷贴,使肿瘤萎缩,保留眼球,同时加用化学疗法,并随访观察到10岁左右。
说明:本病是儿童眼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预后不良,一经诊断,应尽快摘除眼球。手术前应与原始玻璃体增生症、Coats病、转移性眼内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晶体后纤维增生病等鉴别。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巩膜透照、超声波检查等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