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伤寒与副伤寒

浏览历史

伤寒与副伤寒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16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稽留热、弛张热、腹胀、便秘、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

诊断要点
(一)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儿童及青壮年多见。既往无伤寒病史,未进行伤寒菌苗预防接种,病前2~3周内有吃不洁食物,曾与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有过密切接触史。
(二)病史  起病徐缓,体温呈梯形上升,继之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常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和便秘等中毒症状。重症者有耳鸣、耳聋和谵语等。婴幼儿起病急,热型不规则,中毒症状轻,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副伤寒甲、乙、丙型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轻,病程短,预后好。
(三)体格检查  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相对缓脉,偶有重脉和肝脾肿大等。病后6~10天在躯干部可见少许玫瑰疹,2~3天内消失。
(四)辅助检查
  1.白细胞  总数减少,一般3×10^9~5×10^9/L之间,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绝对计数降低或消失。
  2.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病程第一周血及骨髓阳性率较高,第3周大便培养阳性率高,有伤寒杆菌生长应做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有效抗生素。慢性带菌者除做大便培养外,还应做胆汁培养。
  3.血清学检查  肥达反应,病程一周内凝集效价“O”在1∶80以上,“H”在1∶160以上有诊断参考价值,或恢复期凝集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有助确定诊断。对慢性带菌者应查“Vi”抗体,效价在1∶20以上有诊断意义。
(五)并发症  伤寒常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及肝炎等。偶而并发胆囊炎、肺炎、肾盂炎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发热期卧床休息,热退后酌情轻度活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宜,发热期间吃流质或无渣饮食,少量多餐。注意补充水份及电解质。不足者静脉补充。对重症者注意皮肤、口腔卫生,防止发生褥疮及肺部感染。
(二)对症治疗
  1.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袋、温水或温酒精擦身等,一般不用APC或安乃近类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持续高热伴有严重中毒症状者,可用小剂量激素如强的松5~10mg口服,1~2次/日,或氢化考地松25~50mg加液体内静滴1次/日,疗程2~4天。
  2.腹泻者用铋制剂或复方颠茄片,腹胀者用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便秘者用开塞露塞入肛门内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
(三)病因治疗
  1.氯霉素成人1-1.5g/d,小儿25-40mg/( 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减半量,再用7-10天.或热退后2-3天停药一周,然后再用一周。间歇疗法可减少复发率。目前耐药菌株多。
  2.复方新诺明成人1~1.5g/d,小儿40~50mg(kg·d),分2~3次口 服,10 ~14天为一疗程。
  3.呋喃唑酮(痢特灵)成人0.6g/日,小儿10mg/(kg·d),分3次口服。体温降至正常后再用7天。
  4.氨苄青霉素成人6g/日,分2次静滴,小儿酌减,2周为一疗程。
  5.氟哌酸成人800~1200mg/日,分4次口服,小儿酌减,10~14天为一疗程,其疗效优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唑酮。
  6.其他药物如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等对治疗伤寒也有一定效果。环丙沙星静滴疗效佳,成人400mg/日,分2次静滴。
(四)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 
  ①绝对卧床休息,暂禁食和口服药物,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如安定或鲁米那等。
  ②止血药可给维生素K1、止血敏、口服三七粉、云南白药等。
  ③出血较多者,酌情输新鲜血,有休克者积极纠正休克,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肠穿孔应早请外科手术治疗,同时加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3.中毒性心肌炎及肝炎,均应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用保肝药、能量合剂和激素。
  4.胆囊炎应尽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发穿孔者,请外科手术治疗。
(五)带菌者治疗
  1. 复方新诺明1g,2次/日口服,2~3周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用一疗程。或氨苄青霉素2g,2次/日肌注或静注,14天为一疗程。或氟哌酸0.8g/日,分2~4次口服,14天为一疗程。
  2.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者,经内科保守疗法无效者,应考虑外科胆囊手术切除。

伤寒
长 期 医 嘱
传染病护理常规
床边隔离
二级护理
或一级护理
无渣或少渣流质饮食
鼓励多次少量饮水
复合维生素B  3片    3次/日
维生素 C   0.2克    3次/日
氯霉素    0.25-0.5克 4次/日
或诺氟沙星0.4-0.5克  4次/日
或氧氟沙星   0.3克   2-3次/日
10%氯化钾    20毫升
维生素B6      0.2克
50%葡萄糖液  40毫升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
10%葡萄糖液    500毫升
   静滴   1次/日

临 时 医 嘱
传染病报告
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肝功能
肥达反应(必要时复查)
血培养+药敏
骨髓培养+药敏(必要时)
大便培养(恢复期)
心电图检查

注(1)抗菌治疗,有效的药物还有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利福平等。各种药物疗程至少用2周。
  (2)散发病例氯霉素仍为首选。有两种用法:
     ①体温正常且稳定3日,剂量减半,总疗程2-3周;
     ②体温正常且稳定4日后停药8日,再服半量1-2周。
     使用氯霉素每隔1-2日应查血白细胞和分类,如<2×10^9/L应换药。
  (3)高热宜物理降温,便秘禁用泻剂,腹泻不用阿片类制剂,腹胀不用新斯的明。
  (4)中毒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配合下,应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2-3日)。
  (5)恢复期多吃食物仍能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应退热后2周才能恢复正常饮食。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等并发症时参考有关章节处理。
  (6)恢复期隔5-7日连续2次大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输液组方]
1.传统疗法
(1)0.2%氧氟沙星注射液    200ml
     静脉滴注,qd
(2)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氯霉素针    1.0 g
     静脉滴注,qd(疗程2-3周)
(3)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氨苄青霉素针    4.0g(皮试)
     静脉滴注,qd.疗程2-3周
(4)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针    8支
     静脉滴注.qd
2.对传统药物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
(1)0.9%氯化钠注射液    40ml
   美西林针    0.8 g(皮试)
     静脉注射.q8h×14
(2)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200ml
     静脉滴注,bid
治愈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两周以上,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基本治愈。
 2、血象恢复正常。
 3、停药后大便培养每日1次,连续3次阴性。

下一篇:肠结核
上一篇:肾综合征出血热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