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骨伤科疾病 > 慢性骨髓炎

浏览历史

慢性骨髓炎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30

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转为慢性,形成死骨,其周围骨质增生,并有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虽窦道可暂愈合,因有死骨和异物,或因患者抵抗力低及引流不畅,急性炎症可反复发作,变为慢性骨髓炎。其致病菌与急性骨髓炎相同,有慢性窦道者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低毒力细菌感染可产生慢性局限性骨脓肿或硬化性骨髓炎,病灶细菌培养常为阴性。

(一)病史   应询问急性炎症反复发作,破溃流脓及小块死骨排出史,治疗经过,以往有无开放性骨折史。
(二)体格检查
1、注意全身情况,可有消瘦、贫血等。
2、检查窦道的数目、部位,用探针可触及骨质。注意分泌物的性质,患肢皮肤有无急、慢性炎症及色素沉着、窦道多年不愈者可癌变。
3、患肢较对侧粗大,皮下组织增厚变硬,可有畸形,肢体变长或缩短及功能障碍。
(三)辅助检查
1、送脓液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2、摄X线正、侧位片,必要时行体层摄片,可明确骨骼病变的范围、死骨、死腔的大小、位置及包壳骨的多少等。
3、皮肤疑有恶变者 ,应行病理检查。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1、加强营养,改善和纠正全身情况。
2、如有炎症急性发作,应按急性骨髓炎治疗。
3、使用抗生素。
4、局部换药,保持引流通畅。
(二)手术治疗
1、当炎症急性发作脓液引流不畅时,应手术切开引流。
2、当急性炎症控制后,包壳骨已大量形成,应手术摘除死骨、切除增生的瘢痕组织和肉芽组织,消灭死腔,以便促进愈合。
主要手术方式有:单纯病灶清除、带蒂肌瓣填充、病骨摘除、松质骨髓腔植入、带蒂植皮、碟形术及截肢术等。还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带蒂或游离皮瓣及肌皮瓣移植消灭残存死腔和创面。

慢性骨髓炎
长  期  医  嘱
骨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通饮食
青霉素   80万单位
   肌内注射  2次/日
链霉素   0.5克
   肌内注射  2次/日
有创口者换药(隔日1次)

临  时  医  嘱
血、尿、粪常规;血型;肝、肾功能
电解质,乙型肝炎两对半;
出凝血时间
创面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胸部X线透视
查心电图
患部正侧位X线摄片
CT检查患部(必要时)
青霉素皮试

术  后  医  嘱
骨科护理常规
硬膜外麻醉后护理
二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
患肢石膏固定
抬高患肢
注意伤口渗血
闭式灌洗排出管接负压瓶
0.9%氯化钠溶液2500毫升
庆大霉素24万单位
  灌洗输入管内持续慢滴
   1次/日
保持输入输出管通畅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1克
   肌内注射  4次/日
链霉素   0.5克
   肌内注射  2次/日
5%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
维生素C 2克
   静脉滴注  1次/日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毫升
   静脉滴注  1次/日

术  前  医  嘱
与家属谈话并签字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清除、死骨摘除,闭式灌洗术
查血型及交叉、备血400毫升
备皮
术前12小时禁食
苯巴比妥(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
    肌内注射  术0.5小时
链霉素粉剂2克带手术室备用

手术选择
  1.慢性骨髓炎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瘘管,且包壳已形成者,均可手术治疗,摘除死骨,消灭死腔。
  2.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手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尚未充分形成者,不宜作死骨摘除术。

说明
  1.慢性骨髓炎所用灌洗液与急性骨髓炎相同,每天用量一般为1500~3000毫升。术后第3天开始,由输入管持续缓慢滴入。一般持续灌洗7~10天.在拔管前,连续3天对吸出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如检查阴性且吸出液澄清,仍保持负压吸引,停止灌洗1天后拔管,局部加压包扎。
  2.因慢性骨髓炎病期长,常合并有死骨、空洞、瘘管窦道、软组织疤痕,甚至有溃疡或癌变,局部缺少软组织覆盖,因此,一次手术往往不能治愈.

下一篇:椎管狭窄症
上一篇:肩袖破裂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