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肿瘤科疾病 > 皮肤黑色素瘤

浏览历史

皮肤黑色素瘤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10-29

黑色素瘤由黑色素细胞构成,起源于皮肤色素痣内的黑色素母细胞。可由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自行发生。为高度恶性肿瘤。

需与恶黑鉴别的疾病包括黑痣、蓝痣、色素基底细胞癌、皮脂溢出性角化病和甲下血肿或感染。恶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女性下肢和男性躯干是最常见好发部位。
1、典型的恶黑包括如下特征:
(1)颜色多变;
(2)表面隆起不规则;
(3)周边呈不规则锯齿状;
(4)表面上皮溃疡。
2、因此,凡皮肤病变有下述特征者应怀疑恶黑并做进一步病理检查:
(1)棕色或黑色持续加深,或原有黑色病变出现退色或变红;
(2)原病变增大,尤其加速增大者;
(3)原有斑状病变表面轮廓隆起;
(4)圆形病变出现锯齿状边缘;
(5)持续瘙痒、结痂或出血;
(6)出现卫星结节。
     凡怀疑恶黑的病变,一定要及时做病变的切除或切取活检,以确定组织学诊断。对诊断明确的恶黑应进一步做全身检查,以了解全身转移的可能性。最近认为核素标志单抗图像是获取恶黑转移的较好检查。早期恶黑最广泛分期法是采用3期法,即Ⅰ期局限病变;Ⅱ期区域淋巴结转移;Ⅲ期远处转移。此法简单,易记忆。

治疗方案:恶黑的治疗必须结合肿瘤的临床分期和了解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作全面考虑,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1、局限于原发部位恶黑治疗(Ⅰ和Ⅱ期):局部病变经病理证实而无淋巴结转移者,手术是唯一选择的治疗方法。但首先应解决以下二个问题的认识:
(1)距原发肿瘤边缘多宽切除方安全;
(2)首次治疗是否要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早期恶黑,类似于原位癌,虽属非浸润癌,不会转移,但可局部复发,以切除周围0.5-1cm边缘为宜;浅薄的恶黑(<0.76mm厚度)极少局部复发,多数外科医师认为切除周围正常皮肤1-2cm是适当的。中等厚度的恶黑(>1.0mm厚度),应强调切除3cm皮缘,是否行选择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不能指望能改变远期预后。
(3)病变厚度>3.5-4mm者,隐匿性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高,远期存活率也相对低,即使做了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也难望存活率会出现有意义的提高。尽管如此,主张只要尚无远处转移灶可查,便应做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者大有人在。
(4)厚度介于上述二类之间的病变,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相当高,是做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可望提高生存率的最佳对象。
2、临床Ⅲ期病人的治疗对Ⅲ期患者多数提倡区域隔离性高温多种化疗药物灌注疗法。发生于肢体的病灶,当数量不多时,可做简单的局部切除,也可瘤内注射某些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常可引起免疫应答,造成肿瘤的坏死。头颈部表皮粟粒性复发灶,采用高剂量分段放疗中隔离灌注化疗也有效。对于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均应进行彻底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3、Ⅲ期全身转移性恶黑的姑息治疗:曾有不少报道称发生在脑、肺以及胃肠道等远位、孤立性恶黑转移灶,经手术切除后仍可获得长期无瘤生存。在无手术禁忌情况下,值得一试,但入选病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病人及家属对于手术利弊要有充分理解;
(2)距原发瘤治疗最后一次治疗时间至少12个月以上;
(3)转移灶稳定,即至少经2个月观察无新病灶发生;
(4)转移灶局限:一个转移灶甚至多个转移灶均可考虑外科切除。其他,如姑息切除一些大的转移灶(>2cm),也可减轻痛苦。截肢手术较少见,但当其他治疗失败,病人剧痛难忍,或伴出血、感染、恶臭时应作考虑。高剂量的分段放疗对难以清除的局部病灶有效。
4、恶黑辅助治疗:本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因此,对预后较差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辅助治疗,以减少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尽管目前仍未找到确有实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采用化疗免疫和放疗措施可能提高疗效。

辽宁省按摩协会: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培训咨询技术。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按摩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