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辽宁省按摩协会 / 2015-08-15
由于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低氧血症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称为呼吸衰竭。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紫绀、意识障碍。
诊断依据:
一、病因:如气道阻塞性疾病,肺实质浸润、肺水肿、肺血管病、胸廓及胸膜疾病、麻醉药过量、神经肌肉疾病或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二、临床表现:有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出现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扑翼震颤等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
三、血气分析:海平面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2型呼衰),或PaCO2< 8.0Kpa,PaO2≤正常值(1型呼衰)。
治疗原则:呼吸衰竭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一)通畅气道,改善通气。
1、祛痰药 痰粘稠不易咯出可选用氯化铵、必嗽平、痰易净、祛痰灵、化痰口服液、α-糜蛋白酶等,应配合翻身拍背,松动痰液,然后根据情况按时吸痰。
2、加强气道湿化 气管导管或环甲膜穿刺通过固定头皮针或塑料细管,连续气管内滴入或小量间断滴入生理盐水、酶类祛痰剂、抗生素等,一般24小时应在250ml以上,务求呼吸道分泌物较稀薄,可自行咳出。建立人工气道也同样需湿化。
3、支气管扩张剂 使气道畅通,以利排痰。
(1)氨茶碱:0.25g加入10%-25%葡萄糖40ml中,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4-6小时重复应用,或以0.5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2)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支气管痉挛,如氢化考的松100-400mg或地塞米松5-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3)β2-受体兴奋剂:可选用舒喘灵2.4-4.8mg、氯喘片5-10mg或克喘素40-80ug,3次/日,口服。
4、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急性呼吸衰竭,经内科处理疗效不明显,痰多无力咯出并开始出现嗜睡,血气分析PaCO2<5.3Kpa(40mmHg),PaCO2>
7.3Kpa(55mmHg),PH<7.35时,应做气管插管或切开。情况急可先做气管插管,以吸取分泌物并作冲洗,但时间不宜超过48-72小时。近年来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病人较易接受。应选择末端有气囊的插管,以便进行人工通气。经鼻腔插入的聚氯乙烯导管和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能保持2周或更长的时间。气管切开多用于神志清醒,不能耐受气管插管,插管或人工通气所需时间长者。切口位置要准确,金属插管固定要牢固,否则易刺破或磨破颈部的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即使气管切开时导管也应用带有套囊的,以便人工通气。气管切开后应重视无菌操作,并保持呼吸道湿化,局部给予有效的抗生素预防。
5、呼吸道局部给药 雾化吸入疗法能湿化痰液,使痰易于咯出,并可配合使用解痉药和抗生素。气管切开病人应局部滴入生理盐水,每小时
5-10ml,每次抗菌药物雾化吸入量,青霉素为10万单-20万单,链霉素为0.25-0.5g,卡那霉素为0.25-0.5g,庆大霉素为2万u-4万u,红霉素为0.05-0.1,0.2%舒喘灵0.2ml,必要时与抗生素同时雾化吸入。
(二)吸氧 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及时纠正缺氧,使PaO2维持在6.70Kpa(50mmHg)。1型呼吸衰竭时原则上是按需给氧,但通常
给氧浓度应控制在50%以下。长期高浓度(>60%)给氧易致氧中毒。2型呼吸衰竭,应控制给氧浓度。指征,临床有缺氧表现或PaO2<8.0Kpa(60mmHg)。方法:对2型者一般用鼻导管或鼻塞控制性(25%-29%)、低流量(1-2L/min),持续性吸氧。在辅助呼吸和用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稍高。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分,面罩给氧可提高氧浓度,适用于严重缺氧,但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的病人不宜使用。
(三)控制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诱发急性呼吸衰竭,应根据痰、血、穿刺分泌物涂片检查及培养和药敏效果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属革兰阳性球菌,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白霉素、洁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头孢菌素Ⅳ、Ⅴ、Ⅵ及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属革兰阴性细菌和可选用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氨基糖甙类及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肟和菌必治等。厌氧菌感染可选用洁霉素和大多数头孢菌素及灭滴灵等。如果是金葡萄,可选用新型青霉素p12,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红霉素、白霉素、洁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及头孢菌素5等。绿脓杆菌感染可选用呋苄青霉素、氧哌嗪青毒素、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或E、妥布霉素、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妥舒氟啶酸)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新)、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磺吡苄、头孢噻肟、头孢唑肟(益保世灵)、头孢哌酮(先锋必)等,新型β-内酰胺类(复方亚硫霉素、氨曲南、卡芦莫南、替门汀)。如为真菌感染可选用抗真菌药物。
(四)改善肺泡通气量
1、呼吸兴奋剂 当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CO2潴留,且pH失代偿时,是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唯一指征,低氧血症不是应用呼吸兴奋剂指征。因为呼吸兴奋剂虽能增加通气,同时也增加一定的氧耗量。一般最好同时配合氧疗如经12-24小时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应做辅助呼吸治疗。常用可拉明0.75g,静脉缓推,然后用6-9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6小时滴完;或用利他林10-20mg/次,静脉注射,然后稀释静脉点滴或可拉明(0.375g/支)3支,回苏灵(8mg/支)3支,洛贝林(3mg/支)3支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最近报告,吗乙苯吡酮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又能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对脑组织兴奋性很弱,还有苏醒作用。另外有阿米脱林、肺达宁等还有一定改善氧合作用,可以试用。
2、机械通气
(1)指征:急性呼吸衰竭经上述治疗未能纠正缺氧,PaO2<5.3-6.7Kpa(40-50mmHg),PaCO2>7.3Kpa(55mmHg);自主呼吸极弱或消失,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者。
(2)方法:气囊加压呼吸是急慢性呼吸衰竭最简便实用的方法。需长期使用呼吸器的人,则需用气动或电动机械呼吸器。定量型人工呼吸器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或极弱者作控制呼吸治疗。定压型人工呼吸器用于自主呼吸极弱者,作同步辅助呼吸治疗。开始用500-800ml的潮气量,待症状好转,心率减慢后逐渐减少潮气量。呼吸频率12-20次/分,吸/呼时比为1:1.5-2。使用呼吸器不当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及血压下降等,应注意调节呼吸器。
(五)纠正酸碱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治疗呼吸性酸中毒的根本原则在于改善肺泡通气,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7.2,或合并代
谢性酸中毒时,可酌情使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然后,根据病情或公式补给(正常标准重碳酸盐-测得标准重碳酸盐)mEq/L×0.3×kg体重=所需mEq数;或(正常CO2cp-测得C02cp)VOL%×0.5×Kg体重-所需5%碳酸氢钠(ml)。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3-1/2,然后再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用量。或用3.63%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100-50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或按公式(CO2cp-测得CO2cp)mEq/L×0.6×kg体重=所需THAM mEq数。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应避免CO2排出过快或补碱性药物过量,并给予氯化钾,6g/日,以纠正低钾或低氯。严重碱中毒可给氯化铵治疗。
(六)控制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伴心功不全时,经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治疗无效时可用强心剂治疗。
(七)治疗缺氧性脑损害 如甘露醇等脱水疗法和细胞代谢促进剂,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八)营养支持疗法 呼吸衰竭,尤其是COPD引起者,多有明显营养不良,存在着不同程度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这对抗感染,免疫功能,重要内
脏功能均有很大影响,每天应静脉供给1500-3000卡热量,同时要给予适量的复方氨基酸。肝功能异常者给支链氨基酸,蛋白及醣酐。如果病人不能进食,应鼻饲流质,可通过胃管给予混合奶,果汁、菜汤、脂肪乳剂、要素食等。
(九)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 对呼吸衰竭的原发病也应积极治疗,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要严密预防并发症,一旦有并发症应积极治疗,特
别是多脏器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长 期 医 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或特别护理
病重或病危
流质饮食
或半流质饮食
测血压、脉搏、呼吸 1次/(1-2)小时
记24小时出入量
吸痰(必要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2升/分)
雾化吸入 1次/4小时
氨茶碱 0.25-0.5克
5%葡萄糖液 250-500毫升
静滴 1次/日
甲泼尼龙 40毫克
静注(肌注)1次/(4-6)小时
或氨茶碱 0.25-0.5克
地塞米松 40毫克
5%葡萄糖液 250-500毫升
静滴 1次/日
或沙丁胺醇2-4毫克 3次/日
溴已新 8-16毫克 3次/日
青霉素G 320万单位
5%葡萄糖液 250毫升
静滴 1次/12小时
氨苄西林 1-2克
5%葡萄糖液 100毫升
静滴 1次/6小时
或头孢呋辛 0.75克
5%葡萄糖液 100毫升
静滴 1次/(6-12)小时
机械通氯(必要时)
临 时 医 嘱
肝肾功能、电解质
动脉血气分析
胸部X线摄片
呋塞米 10-20毫克 肌注或静注(必要时)
尼可刹米 0.375克 静注(必要时)
5%葡萄糖液 500毫升 静滴(必要时)
地塞米松 10-20毫克 静注
或甲泼尼龙 40毫克 静注
氨茶碱 0.125-0.25克
5%葡萄糖液 20毫升
静注(15分钟注完)
青霉素皮试
注: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急性呼吸衰竭应高浓度吸氧。
(2)根据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抗生素。
(3)病情较轻者可用鼻导管或口鼻面罩供氧。病情严重者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4)病情重者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
(5)监测血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治愈标准:呼吸困难减轻,肺性脑病症状消失,呼吸道感染控制,血气分析吸气时PaO2≥8.0,PaCO2接近正常范围。
好转标准:临床症状好转,血气测定值改善。